恰同学少年

——写于高中入学五十年之际

今年——2021年,恰好是我们高中入学50年。

50年前的19719月,怀揣梦想的我们,聚集到黄河岸边的一所普通学校——吴堡县宋家川中学。

这是一所命运多舛,历经坎坷,然劫后重生,风雨兼程,再创辉煌的学校。

学校创建于1958年。刚刚起步,然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在1962年就被迫停办了。

1970年,虽处文革之中、动乱年代,但百废待兴,学校又恢复办学,开始了新生。

为了学校的发展进步,吴堡县宋家川中学于1998年更名为吴堡中学。

几十年来,经过一代代师生的不懈努力、拼搏,吴堡中学发展为一所设施比较齐备的现代化学校,全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并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

201860年校庆时,校志显示:学校占地三十八亩,校园由起步时的七孔窑洞发展到现今拥有九十七孔窑洞,二十间教室周转房,二十二间平房教室和初中部教学楼、高中部教学楼,综合教学楼、餐饮楼、公寓楼、三座教工住宅楼等高雅壮观的现代化大楼。总建筑面积两万七千平方米。学生人数由最初两个班不足百名学生,发展到现在六十二个教学班,三千学生。教职工由最初的七名发展到现在的二百七十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类有用人才,其中也突显不少精英,如经济学家张维迎,大学校长高岭,大学教授寇子明、马云霄、任廷荣,副研究员弓建国,厅级领导孔德勤、尚宏泽等。

20209月,占地114亩,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投资4个多亿的吴堡中学高级中学,建成并举办盛大开学典礼。

吴堡中学新校园

吴堡中学开始了新的征程,必将再创新的辉煌。


把时钟拨回50年——1971年的那个秋天,50多名少男少女聚在了一起,这个班级的名字叫高七三级一班。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遇上了好的学校领导:刘绍德校长,宋炳希主任,宋荣辉主任。

刘绍德校长(右二)、宋荣辉主任(右三)——2017年在榆林

宋炳希主任和李务滋老师——1990年代在吴堡家中

我们还遇上了一批好老师,遇上了一批年富力强,愿意为山区孩子们奠基铺路,愿意燃烧自己,照耀学生的好老师!

班主任李务滋老师,也是政治老师,吴堡人。老师时年36岁,身材高挑、举止优雅,朴素大方,成熟知性。既有高贵庄重气质,又有严慈相济魅力。由于责任,为了理想,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班级的教书育人之中!

语文老师黄青山,绥德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时年32岁。书本的内容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老师就打印了高尔基的“海燕之歌”等给同学们讲。那曾激励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的名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同样也激励了每一位同学!

南国伦老师(左二)和黄青山老师(左三)-2017年在绥德

数学老师魏光华,关中人,时年不到40。第一堂数学课上讲得关于数学的定义至今未忘: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科学。老师推崇华罗庚,多次讲述华老的故事,鼓励学生。

物理老师南国伦,绥德人,时年33岁。爱好体育,善打篮球,兼任体育老师。不仅讲力学、光学、电学、原子核物理,还讲电动机、收音机等。接电灯,接喇叭,提高同学动手能力。他的办公室,既是宿舍,又是体育器材的库房,还是机房。那个解决学校教室照明电压低问题的自耦变压器就放在房子的一个角落。

化学老师郑学孔,渭南人,时年39岁左右。几年的教学,使不少同学爱上了化学课。比如,那个看不见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课程,让老师讲得活灵活现。关于电子在核外排布的一般规律,那句“先占轨道后成对”,几十年了还让人记忆犹新。

郑学孔老师-2018年在渭南家中

俄语老师李启成,好像也是关中人,西安外语学院毕业就来到这里,是个年轻人。他还教历史课。俄语应该是开始启蒙吧,刚刚学会一些单词和句子,读了几篇课文,学会几首歌。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用俄语还能够说的也就几句话:谢谢!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我们的幸运不仅是遇到好的老师,而且还有好的机遇。入学时间不长,就赶上了那波所谓的“教育回潮”!

1970年,周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他提出批判极“左”思潮。1971年“9-13”事件后,乘批林之风,他尽力推动教育领域的“灾后重建”,即后来被四人帮批判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于是教育界在历经文革几年风雨后,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罕见而短暂的阳春天气。

老师敢教了,学生开始认真的学了。72年的高中入学不采用推荐选拔,而是统一招生考试。大学招生在73年夏也有了文化考试!我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气氛、面貌也有了大的变化!

老师们把珍藏多年的高考试题拿了出来,让同学们看,给同学们讲,教同学们做。根据学生的情况,老师也在分析摸底,那些同学可以考上大学,还需要增加那些知识点。同学们甚至憧憬恢复高考的美景!

尚宏泽同学在他的“感恩老师”一文中,就记录了当年他看到老师在笔记本写着恢复高考后预计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名单中,有他的名字时,那激动、振奋的一幕。

而历史也会惊人地重现这一幕,在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宏泽同学不负老师所望,考上了大学。

县里也在72年冬组织了全县高二年级学生数学会考,成绩普遍不够理想。但也发现不少问题,学校开始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了。二班的宋增英同学考得不错,刘绍德校长表扬说她基础扎实。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数学、化学考试后,我觉得如果能遇到高考,自己会更加有信心了!

虽然,73年下半年有了“白卷英雄张铁生”事件的影响,开始批判所谓的“教育回潮”。但与后几届同学相比,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有限。高中的两年半时间里,同学们还是努力的学了,老师还是认真的教了。大家都有长足的进步,奠定了较好的学业基础,可以说光阴没有白白浪费!

最后两个学期,薛绥平同学进步很大,成绩提高很快。我们是好朋友,经常一起讨论复习。夏日的星期天,还一起骑车去清河沟洗澡。他德智体全面发展,特别是体育水平,在年级里也是高人一筹。我知道,他的目标是毕业总成绩能考第一。因此,他下了不少功夫。

正因为如此,多年后,对于宋增英同学、薛绥平同学未能参加高考的事,还会叹息不已!更为他们英年早逝而深感惋惜!呜呼!


在我手头有一张7312月的老照片——高七三级一班学马列小组成员合影。学马列小组这名称有那个年代的烙印,是18个同学和老师在课外一起学习政治、学习理论的组织。虽然都要毕业了,但我们的脸上还有些稚气。

高七三级一班学马列小组成员合影

这里还有一张7311月份团支部几位委员的合影。微笑、憧憬、稚气、希望!

团支部委员合影留念


每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是一大盛事。学校没有运动场,比赛的场地就在黄河岸边的沙滩地上。11月份,滩地似冻非冻,刚好可以跑步运动。运动会前,南国伦老师会叫上我们几个同学,去量尺寸,画跑道,画出一个400米的标准椭圆跑道来。

运动会不仅学校重视,而且各个班级也特别重视。获得全校比赛总分第一名更是各个班级的努力目标!

我们班全力以赴,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高七三级二班。

1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跨栏,跳高、跳远、标枪、铁饼、铅球,不管是男女项目,还是集体项目、个人项目,都需要针锋相对,每分必争。

二班的宋凤祥百米跑得快,光荣、胜利、树生、春林等都有一手,但我们班薛绥平、慕明彪等也有一拼!

二班的霍学兰、呼廷维、王艳梅等跑步跑得不错,我们班霍利芬等长跑、投掷更行!

运动会上,有运动特长的同学都积极发挥,争取好的成绩,争取拿到奖分。比如慕奶英、吕玉琴、高治丽、王艳林、尚志梅、薛振峰、贾炯亮等有特长的同学更是冲锋在前。

几乎每个人都有项目参加。我这个运动天赋不高的人也报名参加了跳高比赛。说来你都不会相信,那次我居然跳出好成绩,拿了第三名,得了2分。

比赛异常激烈,比分咬的很紧,第一天,二班赢我们,第二天我们赢二班,最后一天,最后一个项目结束,我们班超二班1分,获得学校第一。

真不容易,大家高兴极了!


每年一度的歌咏比赛也是学校的一大盛事。各班都很重视,争取获得好的名次。

那天和弟弟、妹妹聊天,聊起了当年学校的歌咏比赛,他们还感叹不已。

我们班文体干事是宋平柱同学,也是班级歌咏比赛的指挥。平常用心排练、指挥自不多说。为了打赢比赛,据说还请教高人,偷师学艺。结果在比赛的时候指挥动作、姿势的确与众不同,获得评委好评,最后赢得了比赛。


反修高地的劳作,李家河工地的拉练,平日的挑水、担粪,秋天的砍柴,学农、学工,高中的两年半,劳动还真不少。家在农村的,落个手不生;家在城里的,为日后的插队农村打了一点基础!


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向革命前辈学习,我们采访了县武装部部长吕其林。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和宋平柱同学。由于吕部长是吕玉琴同学的父亲,我们就委托玉琴同学先去联系沟通,然后再登门采访。以前见吕部长都是在台下仰视着看,现在在窑洞里,近距离平视着看,感到亲切,也充满敬意。这是一位50多岁的革命军人,一名出生入死,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英雄。年纪轻轻就参加革命,大大小小参加过很多战斗,获得部队不少嘉奖。仅在解放战争期间,参加的著名战役就有临汾战役、晋中战役等。解放后一直在部队工作,授上校军衔。

革命老前辈的事迹感染了我,我把英雄的故事告诉了大家,也使同学们受到了教育和鼓舞!


由于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我们的高中学业时间延长了半年。1973年冬,二年半的高中生活将要结束,同学们依依不舍,就要分别了。

1219日,54名同学照了毕业照。本来,班级有同学共61人,几年来,由于参军、转学、退学等原因先后有7名同学离开了学校。很遗憾,这七名同学没能在合影照里;和我们合影的还有尊敬的校领导和老师们;另外,高中两年半大家获得的32张奖状作为背景也和我们合影了。

高七三级一班毕业照

2017年高七三级一班同学聚会合影

2018年高七三级同学聚会合影

这段时间同学们也照了不少小的合影。

大家有不少话需要倾诉,需要留言,想着纪念。老师提议大家搞一个毕业纪念册。于是,这就成了毕业季大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同学们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整理编辑,刻蜡板,油印,装订。纪念册共63页,分了17个栏目,如革命导师语录,革命英雄豪言壮语选,青春的火焰,青春的火花、生命的火花、思想的火花,革命歌曲选,毕业前的战斗口号,赠言等。纪念册是同学们高中生活的记录,见证,写照,每一本都是不同的。它有共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既保留着那个时代的痕迹,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忆和联想。

如果几十年后再能看到她,睹物思人,那就是历史,那就是文物,那就是永远的怀念!

2016年和平柱同学聊起纪念册时,我们俩都感遗憾,由于搬家多次,未能保存。

20189月校庆后,七三级同学年级聚会,我再次提起此事,薛芝宏(应儿)同学说他的纪念册还保存完好。

10月份,芝宏同学把纪念册拍照发出,同学们终于可以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感谢你,芝宏同学!

毕业纪念册封面

革命歌曲栏目的:毕业前的歌声

赠言栏目的赠言:李老师给每个同学都有赠言鼓励

几位女同学给芝宏的赠言

几位女同学给芝宏的赠言


打开纪念册,我们看到很多。

看到了革命歌曲栏目的毕业前的歌声。这首歌是李老师填词而作,73年红五月歌咏比赛时,大家曾唱过的歌。

同学,那熟悉的曲调和歌词,你还能记得并唱几句吗?

看到了李老师给同学们的赠言鼓励。

芝宏: 你态度谦虚,遇事冷静,为革命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预祝你在新的战斗岗位上冲锋陷阵得胜利!

务滋 一九七四..

老师给你说了什么,还能记起一点吗?

我们还看到了几位女同学给芝宏的赠言:时代特征非常明显,你给同学写过什么,还能记得几句吗?

精神抖擞,务农志坚,心红胆壮,革命到底。——同学:明选

同学二载半,祝君永向前。——同学:保秀

愿你,为革命继续攀登科学高峰!——同学:俊莲

愿你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同学:侯英

愿你,永远革命,不断前进!——同学:治利

看着纪念册,我想起了路遥的名著“平凡的世界”。当我们毕业三年后的19771月,孙少平在原西县高中毕业时,如果他们班也搞一个毕业纪念册的话,路遥的笔下又会怎样描写这段故事呢?

我觉得,如果能够加上这么一段故事的话,那是不是会更有意思呢?!


百年前,年轻的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求学的情景,正如诗中所言: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0年后的1971正是建党50周年。我们风华正茂,有幸聚在一起,奋斗青春,度过了两年半的峥嵘岁月有了那么多值得回忆的点点滴滴!

50后的2021恰是建党100周年。同学们大都年过花甲,奔古稀!

岁月沧桑,时过境迁。本文,写出点滴就是想与同学们共勉。这几年里,几次聚会,发现同学中感人的故事不少,当时感到震撼。如果同学们能把这些故事变成文字,让更多的人看到、知道,那就更好了!

回忆青春,同学共勉,谢礼建党百年吧!



2021510日于西安

作者,呼廷举,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早年毕业于吴堡中学,后下乡插队,77年考入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在西安、深圳等地工作。现退休。

电话:15129068958

后记:为了纪念高中入学50周年,本人撰写了“恰同学少年”一文。恰好吴堡县文联、史志办、县作协、吴堡(西安)流动党支部为纪念建党百年联合举办“党建杯”征文比赛。按照征文要求,将参赛文章修改压缩了近三分之二投稿。后获荣誉奖。文章登载于“吴堡文学”2021年第一期。